鲜切花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鲜?教学楼的庭院为什么选择这些植物?多肉盆栽设计制作有什么窍门?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新农科实践——生活园艺》,看看这门兼具科学性、美学性的课程如何让同学们在生活的“科学”里学有所助,在园艺的“美学”中学有所乐。
有趣有用,结伴走近科学
“我们现在闻到的桂花香,其实已经是第三轮开放的产物,有人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的目光纷纷被这个问题吸引过来,卢钢接着解释,“桂花其实不是开了多次,而是开花过程被打断了。温度、水分都是影响桂花开放的关键因素。”在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卢钢、邓云兰两位老师共同开设的全校通识选修课——《新农科实践——生活园艺》的课堂上,卢钢从窗外的桂花切入,生动地为同学们介绍园艺植物的生长特性、栽培环境等知识。
“生活园艺,顾名思义,既有生活性也是科学,它与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一门有趣又有用的‘科学’,”卢钢老师谈起授课初衷时说,“希望同学们能从这门课的学习中看到科学、学习科学,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什么植物适合嫁接?哪些因素影响着一盆花的生长?校园里这些常见的植物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性?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小问题,背后却隐藏着大学问。卢钢介绍,以浇水为例,需要从植物最适宜的浇水时间、浇水量,再到浇水前是否需要除氯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而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科学知识。比如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少,是因为它们的液泡内有着凝胶状的“储水囊”,并且几乎所有多肉植物都有粗大的浅根系,短时间内即可吸收大量水分;再如黄瓜根系不深,所以需要经常浇水才能保持土壤足够湿润……
在这门课上,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了校园植物识别、花卉实景参观、园艺植物的保鲜与嫁接、多肉盆栽制作等实践活动。比如,邓云兰会带领同学们分辨校园里的相似植物:“迎春与云南黄馨都是庭园内常见的灌木,春天到来枝条上都开满黄灿灿的花朵。但其实它们的叶片、花朵、花期、生长习性都有差异,比如云南黄馨是常绿灌木,而迎春的叶片则会在秋季凋落。”
“我总是一不小心就会把茎切断”“怎么总是接不起来呢”同学们发现,看似简单的嫁接操作,自己上手时却总是遇到各种问题。“幸好有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我们渐渐掌握好切割的角度,顺利完成嫁接,”同学们说,“老师们的耐心指导让我们渐渐掌握了园艺学的‘门道’。”
“我从小就对植物特别感兴趣,这门课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与收获,”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宇轩说,“比如,我知道了原来可以通过稀释雪碧来制作简易的切花保鲜液,花冠残存的黄瓜口感会更脆等等。”
有声有色,一起创造美
《新农科实践——生活园艺》不仅分享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园艺技巧,也是一门有声有色的“美学”课。
基于课堂上图片和文字介绍的理论学习,卢钢和邓云兰还会带领同学们前往自然空间里感受园艺植物真实的魅力。邓云兰说:“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提高园艺美学的鉴赏能力,培养热爱园艺、热爱生活的情操。”
“花港观鱼是西湖景观的精粹之一,是浙江大学优秀校友孙筱祥先生主持设计的现代公园。”趁着大好秋光,邓云兰带领同学们去到花港观鱼,大家边走边看,边赏边学,“错落有致的林冠线、高低起伏的微地形、精心选择的植物,各有特色又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有声有色的园艺之美。”移步换景,与景色同样吸引人的还有邓云兰的讲解。
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们对于园艺美学的认识和理解也逐步得到提升,不仅能够运用专业的角度赏析园林景观,还能够以所学指导所用,自由灵活创作园艺作品。不久前,同学们就在紫金港校区园艺教学温室中完成了多肉盆栽的制作。“众星捧月”“平分秋色”……这些邓云兰在课堂里讲授的造型技巧,都被灵活运用到同学们的作品中。
国际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生郭滢轩说:“通过这门课我开始真正接触大自然,开始喜欢在宿舍种植物,这个习惯调剂生活、舒缓心情,已经成为我心灵疗愈的一种途径。”
园艺让生活更美好,不仅让亲近它的个人感受到生活之美,也可以让整个社会更美好。这是课程设计之初,卢钢和邓云兰就希望传达给同学们的理念。“生活园艺的课堂上,汇集了各个专业的同学。在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之下,各专业之间的互相补益能够创造出‘1+1>2’的效果,”老师们希望通过这门课引导同学们思考“园艺+X”的各种可能,“园艺与医学、法学、旅游规划学等学科的交叉,都可以服务于乡村振兴建设。比如,园艺作物里的褪黑素如何作用于脑神经?如何更好的保护园艺产品的知识产权?乡村的旅游业发展,如何建立园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实现‘一村一品’?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而且可以深入研究的课题。”
“园艺学既是科学,又是美学,更包含着深厚的农学情怀,”卢钢说,“希望同学们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产生这样的自觉意识,结合新农科背景,着眼于乡村振兴,立足学科交叉,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多肉盆栽种植养护tips
种植小方法——叶插
多肉植物叶片厚实、养分丰富,利用这个特点,可以通过切断其叶片的方式进行“叶插”的无性繁殖,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根发芽、繁殖出新的植株。这种种植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培育出奇特造型。
具体怎么做,一起来看——
1、选择健康的多肉植物从叶柄处切断多肉植物的叶片。由于多肉植物很容易感染细菌和真菌,所以叶插需要在光照通风良好的空间进行,并且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2、完整掰下多肉底部饱满健康的叶片注意要保持叶片的完整。
3、使用干燥的土壤小心将摘取下来的叶片平铺在土壤上。
4、在叶片还没有发根发芽之前不需要浇水,只要保持空气湿度适中。当叶片已经发出了小根和小芽时可以每周一次使用喷壶喷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注意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空间中避免叶片腐烂。
5、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行移植分盆
小心修剪掉残留的母叶和枯萎的根须后,将幼苗移植分盆,让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移植分盆后要放在阴凉通风处一至两天,等根系恢复后再浇水,之后可以逐渐增加光照,让幼苗适应新的环境。
养护小技巧
宁于勿湿。多肉植物喜干,浇水原则“宁干勿湿”。
白天浇水。尽量在早晨和傍晚时分浇水,夜间浇水盆器易滞水,生病虫害。
四季有别。不同季节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夏、秋两季是大部分植物生长的旺盛期,土壤水分的蒸散速度相对会比较快。
超爱阳光。多肉植物喜光照。时有例外。避免正午烈日直射,刚移载完成时需要避光。
我很坚强。多肉植物较耐瘩薄。少量多次。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可以适当施加浓度不高的有机肥和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