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大学新澳名校定向班2025年招生信息网!
实践总结 | 以实践之道,谱人生之歌——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凌云”计划北京实践团赴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作者:齐天大胜 时间:2023-08-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主题教育,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聚焦服务“国之大者”,面向国家战略,奋力打造新时代更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2023年6-8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凌云”计划实践团赴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北京亦庄办公区)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淬炼青春力量。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以下简称CIKD)是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设立的,2017年3月正式组建。同年8月,CIKD正式启动运行,习近平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分别专门致信祝贺成立。CIKD的宗旨,是借鉴中国发展经验,结合各自不同国情,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以多方式、多途径推动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互鉴中贡献中国发展的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努力成为中国发展知识高素质研究者和有效交流者,成为全球发展知识网络的重要成员。

  01分工协作凝心聚力

  实践伊始,实践团的四位成员到任各自所属处室,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王之圣和吴韬文同学主要负责协助有关发展主题项目的实施,筹办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王艳瑜和何书馨同学主要负责整理研究资料,翻译文献资料,协助筹办中国-中亚、中国-非洲发展知识交流会议,以及组织实施援外培训项目。

  CIKD作为发展知识的传播者与分享者,不乏各种发展主题相关的高水平国际交流会议和工作坊,需各部门协同参与。在大型国际交流活动期间,在不同处室的同学们协同办公、互帮互助,不断提升个人的国际化视野,增进团队友谊,凝心聚力,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1.jpg

  (吴韬文同学在中国-中亚发展知识交流会留影)

  (王之圣同学在工作)

  02见贤思齐学无止境

  见贤思齐,学无止境。这是实践团成员从CIKD老师们身上学到的重要一课。CIKD的老师们渊博的学识、卓越的素养、丰富的工作经验无一不激励着同学们不断提升自我,以进取和拼搏的姿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CIKD交流活动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也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在“中国-东盟能源转型:携手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未来”会议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各机构的代表们针对双方开展的能源合作展开热烈讨论,为解决区域乃至全世界能源问题,促进能源安全,推动建立公平互惠的国际能源体系建言献策,与会成员们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与建设者,所展现出的崇高的理想、慷慨激昂的精神风貌也激励着实践团成员们向着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梦想不断前进,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了埋下了一颗颗“做世界公民,为世界服务”的种子。

  (何书馨同学(右二)参加“一带一路”倡议下共享发展经验研修班)

  (王艳瑜同学参观CIKD展厅)

  (嘉宾在“中国-东盟能源转型”交流会上分享发展经验)

  03以严谨之心行细微之事

  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罗曼·罗兰

  在来到CIKD之后,实践团成员们才真正理解了罗曼·罗兰这句名言的深意。CIKD的工作要求结合宏观与微观,兼顾大局与细节。同学们在参与筹办大型国际会议、撰写有关发展主题重要项目材料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审核会议材料、负责嘉宾接送机、事务协调等细致性工作。正是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实践团成员们提升了对国际会议会务工作严谨性的认识,培养了一丝不苟、重视细节的工作态度,同时也锻炼了对接多方需求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CIKD,既有行政化的事务,也有极具学术性的课题研究,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多线并行的情况,有时须同时推进多项不同的任务。在“中国-中亚发展知识交流会”召开期间,实践团成员们在处理协办会议相关事务的同时,也需一并推进现有行政性或科研工作,这种多线作战的工作状态对同学们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提升自我的锻炼机会。凭借着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同学们顺利完成了CIKD交付的工作,彰显了外院学子卓越的工作素质和优良的精神风貌。

  04沉淀反思及时复盘

  在实践的后期,实践团指导老师、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杨丹旎来到CIKD,与中心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培训咨询处副处长申秋和办公室钟声老师开展座谈交流会。会上,杨丹旎老师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育人的培养体系,并期待在未来能向CIKD输送更多的实践人才,开展深度合作,提高外院学子的实干能力和国际化素养。CIKD的老师热切回应,并对各位同学们在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做了简要点评,表达了衷心感谢。同学们也利用这一次宝贵的机会及时复盘了自己的工作,将在CIKD收获的点点滴滴沉淀下来,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凝练成心态和能力上的进步,继续前行,迈向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2018-2025 浙江大学新澳名校定向班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9185号-38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2413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间侵犯您的版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删除并诚恳的向您道歉。我们尊重您的版权,但拒绝恶意碰瓷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