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基层教学组织、翻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与外院英会举办的第11期英语专业课程、学业指鉴系列讲座圆满结束。本期,何文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ChatGPT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的主题讲座。
讲座开始,何老师给大家播放了几段视频,为大家展现了最新的生成式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例如AI写作、绘画和视频人像制作等等,并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历,给同学们科普了ChatGPT给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对于“有了ChatGPT以后就更不需要英语专业”此类言论,何老师表示:ChatGPT的到来,反而给英语和翻译专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随后,何老师通过丰富的实例,介绍ChatGPT在翻译实践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包括ChatGPT赋能的文本分析、机器翻译、术语处理、信息挖掘、风格训练和译文修改。对于每一个流程,何老师都给出了具体的英语指令,不仅帮助同学们了解和应用ChatGPT进行翻译工作,还就优化翻译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翻译效率、改善翻译质量和加快翻译交付等环节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之后,何老师也谈到了翻译工作者须注意防范新型翻译模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例如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数据资源滥用和文化误解等。而AI大规模赋能翻译也会带来语言、译员方面的问题,以及隐私、数据安全、版权体系崩溃等等更普遍的问题。何老师还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教育,甚至于整个教育体系都需要革命性的转变,以应对这一史无前例的技术带来的挑战,并提供了一系列“治标”和“治本”的变革方法。
最后,何老师强调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告诉同学们要“将工作外包,但不能将脑子外包”,在实践中做到人机耦合、各取所长,反复核查信息、术语,综合运用AI工具,并掌握高于平均水准的语言能力。
讲座结束后,何老师结合自身经验,耐心回答了关于图书翻译、翻译研究时效性等问题,并补充了一些机器翻译广泛应用后译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他还透露自己之后将新开一门在课堂中应用AI进行翻译的课程,同学们都十分期待。至此,英语专业课程、学业指鉴系列讲座第11期讲座已圆满结束。何文忠老师用诙谐的语言、丰富的学识让同学们一览ChatGPT给当下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全面深入地探讨了AI赋能翻译实践的应用。未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基层教学组织与外院英会将会举办更多有意义的讲座,欢迎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