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盼雪临,翠柏红梅思玉蝶,岁末迎新之际,2021年12月24日,浙江大学课程思政工作坊专题培训交流会暨外语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专题讲座之“家国情怀,全球关切——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四重构”由外语学院李媛教授主讲。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主办,外语学院承办,来自全校百余名老师通过云端相聚,共同聆听。讲座由外语学院副院长赵佳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赵佳简要介绍了外语学院思政课程建设情况、思政工作坊专题讲座举办情况及李媛教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她指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作为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课程思政承担着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外语学院十分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以外语人才培养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设立课程思政教改项目、推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所有课程的思政建设、启动课程思政工作坊等途径,积极提升课程的思想引领性和内涵性。学院自2021年10月启动课程思政工作坊以来,已成功举办多次活动,本次主讲人李媛教授,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德语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教育部中学德语课程标准制订组专家,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浙江大学课程思政工作坊成员,获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微课专项大赛一等奖,对思政课程建设颇有经验和感悟。
随后,李媛以《家国情怀、全球关切——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四重奏》为题,围绕新文科和课程思政这两个关键词,展开第一部分“新文科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的讲解。其中,“新文科”以新文科、新文科建设的新使命、新文科建设的新思路、新文科建设的新目标为逻辑轴线层层推进。新文科,来源于2016年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要求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为建设目标。新文科建设的新使命应立足于家国情怀、外语能力、国际视野三点,加强国家传播能力建设,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新文科建设的新思路要以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国际化为抓手,突破传统思维范式,突显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的特点。课程思政则从其背景解析入手,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课程思政,源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政治思想工作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对照《浙江大学思政课程教学质量规范》,李媛对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点词做了深入解读,并提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隐性和显性的融合。清晰而富有层次的讲解,让与会老师对什么是课程思政有了更好地理解。
李媛以“家国情怀、全球关切: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第二部分,通过《国际事务与中国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实例分析,和与会老师分享了如何做课程思政。《国际事务与中国实践》是浙江大学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的必修课,她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切入,点出课程现状与问题,引入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对课程的改革与思政建设娓娓道来。具体而言,课程以回应国家全球战略为理念,以“专业+思政”为抓手,以重设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重建教学团队、重构教学形式为手段,融入四讲四行、三去三有的路径,实现重建。重设教学目标包括专业目标、思政目标两部分,专业目标注重课程内容的讲授,思政目标则体现国际、国家、人格三层次九要素的思政建设。重组教学内容聚焦国际政治及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全球重大议题及国际参与模式、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实践三大知识模块16大知识群,将树立全球关切、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视角设为课程的目标导向,通过设计联合国及国际组织发展史、国际组织胜任力等8个专题,融入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世界担当等思政育人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共生中快速学习与成长。重建课程团队由思政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和校外实践导师组成,有机融合课程的思政性、专业性、实践性,达到国际组织胜任力培养的育人目标。重构教学形式,依托教学设计的“四讲”和教学方法的“四行”,提升课程学习的体验度。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与运行,成效显著,课程影响力辐射广泛,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并深受学生和专家好评,点燃了学生参与全球治理的兴趣、能力和素养。讲座中,碳中和排放谈判示例展示,充分展现了上述课程思政建设四重构的特点,服务国家情怀养成。受益于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亦硕果累累。
最后,针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李媛畅谈了外语类课程思政分类建设的思考。依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要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融入语言技能类、文化文明类、区域国别类等6大系列的专业课程。融入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融入可以是故事讲述与分享、专题讨论与辩论、案例分析与解读、实景考察与情景模拟、项目设计与实施等方式,在知行合一中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作为浙江大学的思政课程建设,更以《浙江大学思政系列建设指南》为指导,从道德修养、家国情怀、全球关切和浙大精神四个层面展开,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全方位融入浙江大学课程教学体系。
李媛生动有趣的讲授、深刻有力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老师的深深共鸣。大家就学校、学科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创造课程思政特色,如何既对接国家需求又立足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思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工作坊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每一次的讲座都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流,期待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在新的一年里能越办越好,能给各位老师带来更好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