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学术午餐沙龙第一期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elf-Regulation Strategy Instruction in EFL Writing Classrooms。此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举办,主讲嘉宾为滕琳,讲座由邵斌主持,来自外语学院的3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午餐沙龙。
讲座伊始,梁君英代表研究所感谢大家的支持,并转达了研究所所长何莲珍副校长对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三点寄语:第一、加强基础研究,注重理论高度、理论深度,做有原创性的研究;第二、加强应用性研究,尤其是应用语言学研究一定要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中国问题;第三、强化育人功能,青年教师的第一定位是教师,教师一定要注重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把教学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要做一个有学识、有情操、有品位、有德性、讲奉献的老师,力戒浮躁心理。
梁君英指出,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在立德树人、学术创新、服务国家需求等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研究所将开展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学术交流合作,营造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
本次讲座围绕自我调节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展开,滕琳结合自身教学及科研经历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将交叉学科中的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之中,推进应用型研究的开展。滕琳首先介绍了教育心理学重要的学习理论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及显性策略教学法等概念,在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准实验研究(Quasi-Experimental Design)范式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实验研究。最后,滕琳详细介绍了准实验研究设计下自我调节策略干预教学的关键问题,如教学模式、教师培训、干预效度和测量方法等,并且分享了如何将教学实证研究发表在国际高级别期刊,例如语言学S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Assessing Writing等。
在讨论环节中,滕琳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梁君英予以点评,总结出三点外语教学科研论文的发表特色:理论足够新颖;切入点足够细致;发文领地足够宽广。在热烈的掌声中,此次学术午餐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紧紧围绕“整合优势、交叉创新、服务需求、世界一流”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已经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即理论语言学、计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能力发展与评估。研究所将根据外国语言文学的一流学科实施方案,面向国际语言学研究前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整体研究水平,努力迈向世界一流前列。